今年以來,涇源縣著力盤活農戶院落和村集體公共區域“沉睡資產”,采用政府引導、國企主建、讓利于民的模式推進農村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,助推形成產業轉型、農戶增收、集體受益的發展格局。涇源縣備案裝機容量30.11兆瓦,覆蓋7個鄉鎮96個村,截至5月31日,全縣農村分布式光伏安裝用戶量為303戶,并網容量為15.89兆瓦。
6月9日,在涇源縣涇河源鎮高峰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,一塊塊光伏板映入眼簾。涇河源鎮將群眾搬遷后的廢棄房屋經過拆除復墾后重新利用,建設光伏陣列,農戶光伏安裝面積955平方米,目前已經全部并網。
為規范有序推進項目建設,涇源縣成立工作專班,制定今年農村分布式光伏項目實施方案,建立“1+4+N”協調推進機制,采用“三測三核”工作法對全縣7個鄉鎮可接入容量及電網承載力進行實地摸排評估,確定可利用面積14.5萬平方米、涉及567戶農戶院落和部分村集體公共區域。編制農村分布式光伏項目政策問答手冊,組建“方言宣講團”逐村開展“收益對比、科學辟謠”宣傳活動,發放宣傳資料,提升群眾參與度。同時,實施精準攻堅,打造戶用光伏示范點,針對經濟薄弱村和移民搬遷村,整合閑置院落、村集體公共用地等資源整村推進建設。構建“農戶訴求直報—鄉鎮分類轉辦—部門限時辦結”三級響應機制,由發改、農業農村、供電、國投等部門(單位)組成專業服務團隊,協調解決農戶各類訴求和問題,著力保障農戶權益。此外,涇源縣深化閩寧協作機制,整合專項幫扶資金,創新推出“光伏貸”產品爭取低息貸款,加強成本控制,實施農網升級工程,有效破解資金、建設效能和電網承載能力等制約因素。項目建設過程中,國網涇源供電公司統籌調配資源,制定“一戶一策”并網方案,優化并網服務流程,提前勘察現場,對線路走向、設備安裝等環節提供技術指導,協助光伏用戶優化接入設計,并網后持續跟蹤發電情況,進行設備巡檢,確保及時發電。(記者 任悅兒)